1.把握蕴含人文精神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不是一门单独的专业,也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各艺术门类、美学、教育学等相互渗透融合的一种教育。人类通过哲学自我认识,人类通过艺术自我观照,人类通过教育旨在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里我们重点关注美学学科在艺术教育中实现艺术功能和育人价值上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学更多地显现其哲学形而上的学科属性,而艺术更多地显现其实践性、形而下的学科属性。美学探寻美的本质和规律,核心是抽象的理论观念而不是丰富多样的实践;艺术现象具体多样,核心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问题。虽然在历史上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几多波折、错综复杂,但回归到艺术教育的"育人"本位上看,运用美学于艺术审美中,将无疑更深刻地加强艺术教育"以美育人"的效果,建构出一个更大的、更具包容性的艺术教育的整体视阈。
艺术教育蕴含了美学理论的指导,或美学理论建构在艺术创作的坚实支撑上,都会促动艺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良性发展。蔡元培说,所谓美育,就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高校的艺术教育师资大多存在着或具备艺术技能而较少人文理论素养,或具备人文理论素养而缺乏艺术技能的问题;艺术教育课程大多存在着缺乏关联性与逻辑性、课程碎片化、学科割裂等问题,这导致了艺术教育完整性的缺失。因而,艺术教育要注重把握艺术门类、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渗透融合,建构起彼此呼应、具有整体协同效应的有机教育体系。
2.实现人文思想在艺术教育中渗透融合的两种路径
一是类似于"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其基本含义包括:把艺术教育定位于人文学科领域之中,这种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由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门人文学科的整合,构建了一个互动互补、动态综合、有机整合的教育系统。其中,艺术创作赋予学生一种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将艺术的想象力、敏感性、创造力有机整合在艺术创作过程及作品中;艺术史促使学生关注艺术历史发展和流变的维度,避免在隔断历史的孤绝情境中审美和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批评旨在揭示艺术审美和创作活动的理论认知和社会功能价值;美学引导学生建立人的生命情感活动的哲理性追问。[9]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以艺术创作为核心,以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作为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握了艺术审美活动的智性和非智性共存的内在特性,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互动互补、动态综合的教育模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一般层面上的美学理论,还是诸如戏剧美学、影视美学等各艺术门类美学,均不是一个简单移植的事情,而是需要把作为学科专业的美学理论调适为作为人文通识教育的美学通识,而且较多地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向与艺术实践的结合层面转向,这是一项需要美学理论界和艺术教育界共同完成的事情。
二是在艺术审美实践教育中渗透美学等人文思想。这就要求在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有机贯穿一些经典的、有代表性、有现实意义的美学原理、命题、观念和知识,植入并且融合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将具体的、个别的艺术事实和现象赋予美学意义,促使一般理论与具体技能的跨界和融会,促进包括审美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对"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的审美范畴,"美在主观""美在客观""美在形式""美在关系""美在生活""美在创造""美在自由""美在和谐"等美的本质的追问,均可以在适当的艺术审美活动中贯穿渗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艺术教育中得以阐释。
两种途径本身并无绝对的优劣,只有与高校自身的教育体系、学科体系、教师专业与素养构成、通识教育的整体设计等具有相对的适应性,据此进行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教育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开展艺术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既要"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又要立足新时代、对照新要求,不断探索构建适应新时代育人要求的艺术教育理论视野和实践路径,"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李俊峰,单位: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部)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网址: http://www.jjsyzz.cn/zonghexinwen/2020/082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