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艺术教育的情感性、形象性和智性的统一
艺术形态是感性的存在,却内涵着深刻的理性精神,与人的生命活动、情感态度有机融合为一整体。因而,艺术是形象、情感、理性与生命的同一,是寓理于情,寓思想于形式,正如席勒所说的"活的形象"。艺术审美活动,从体验感性的艺术形象,看到艺术的理性内涵;从有限的物质存在,直达理性精神的无限自由。"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艺术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内涵融合一体,感性形式包含着理性因素,理性因素通过感性形式而非抽象和逻辑而知觉。艺术作品正是在这种内容和形式水乳交融、有机融合的统一中,在这种感性和理性的共存共生、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中,散发其独特魅力。因此,艺术教育的主要媒介和手段,就应该是渗透着思想、情感、理性的有机艺术形象,是体现了生命活动和生命精神的"活的形象"。这一点要明显有别于科学以及其他实用学科、理论学科的教育模式,区别于逻辑的、理论的讲授模式。
1.把握艺术教育的情感性和形象性
艺术是人类保存情感的唯一方式。朱光潜说,"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3]。美学中四大审美范畴均贯穿着情感的体验:"优美"是人对自由的一种超越的领悟,表现为自由实现而产生的愉悦的情感;"崇高"是自由在受到阻碍时,在可怖和痛感中复生;悲剧通过痛感、恐惧、怜悯的情感宣泄方式,将心灵超拔出来,实现"卡塔西斯"的净化功能;喜剧把丑在美的样式中加以表现,愉快地自我批评。
因而,艺术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中介把主体和审美对象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一方面,艺术教育的实现过程,应该贯穿始终的是情感的教育,是渗透着深刻认识和理性因素的生命情感的教育,是以情感活动为主线的艺术审美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展开的过程。没有情感的内心触动,就没有美感的生成,更没有人格和精神的陶冶和升华。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实现过程,不是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不是通过"讲理论""讲道理""规劝""说服"可以实现的,它所采用的应当是鲜活的音乐形象、舞蹈形象、绘画形象、戏剧形象等。"正像哲学家哈特曼所指出的那样,戏剧欣赏是从表演、台词、心理变化、性格、人格理念和人类共性六个层次展开,而音乐欣赏亦可区分出直接共鸣、内心感动和终极事物三个层次"[4]。因而,艺术教育,即通过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感知其中渗透着的情感、意蕴和理性因素,进而达到对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社会境况的深层次思考。
2.把握艺术教育的智性方式
强调艺术教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强调艺术教育"感性认识的完善",并不是说艺术教育就是纯粹怡情养性、愉悦身心的。正像巴尔扎克在《论艺术家》中所说,"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它类似总和"[5],艺术既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应当是一种智性方式的存在("智性",常作为哲学术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第一种解释为:犹理性),应当是一种创造的精神力量,一种打破人的有限物质存在的力量,一种把握不可知世界的智性力量。艾芙兰曾对罗恩菲尔德的艺术教育观念进行概括,"艺术在教育中之所以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先于其他任何科目或学科早早地使创造性解决的能力得以发展"[6]。
精湛技艺的锤炼、生命精神的抽象、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原创性甚至颠覆性的创造、综合思辨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等,都在揭示着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方式的存在。无论是朱光潜所说的"对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还是艺术创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变革、文化传承和生命活动等多种要素,还是海德格尔所称的"世界把握为图像"的时代,艺术以图像化把握世界的方式,传达着事物的外在风貌和内在机理等,都在赋予艺术创造以一种智性把握世界的丰富内涵。把握艺术教育的智性方式,既是艺术自律的内在要求,也引导着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深化和拓展。
把握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的有机综合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需要建立具有人文通识教育理念的、具有广泛未来适应性和包容性的艺术教育体系。人文通识教育追求在育人上的"有灵魂的卓越",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八大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第一类就为"审美与阐释理解"[7]。复旦大学通识教育2.0版本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8]。碎片化的艺术技能的培养、没有内在关联的零散课程、没有艺术实践基础的理论讲授等,均未体现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人文通识视野。因而,在制度设计时,应当将艺术教育纳入人文通识教育的有机框架内,实现内部各类教育方式和课程的互补互动和有机综合。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网址: http://www.jjsyzz.cn/zonghexinwen/2020/082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