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导读八十四|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2)

来源:经济视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3个, 所谓的正信是啥?在作者看来我的就是正信,你的就不是正信。就好比大乘佛法,说自己的是正信,那小乘佛法就是非正信一样。当然,也有一个看

第3个, 所谓的正信是啥?在作者看来我的就是正信,你的就不是正信。就好比大乘佛法,说自己的是正信,那小乘佛法就是非正信一样。当然,也有一个看起来像客观标准的标准。也就是所谓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有漏皆苦,那么只有符合这4个基本要旨的佛学佛法系统才是正信。其中的重点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那么这方面的内容后面会谈及。

第四个,和尚的戒疤,就是我们看电视剧里面就是那和尚脑袋上,就是会有几个黑点,那么这个其实是在中国元朝的时候,元朝的统治者推行种族歧视的政策,让汉人的和尚头顶上得烫几个黑点,作为身份区别的记号,后来时间一长,推而广之,就已经成了和尚的象征了。

第五个,一般而言,说禅宗在中国的开山鼻祖是达摩老祖,在印度那边呢,是这个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这么一个事情,所以有了禅宗的雏形。但是根据学者的考证,这些说法都不大靠谱,比方说著名的古典学者,汤用彤先生就花了很大的功夫考证,达摩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但是他的那些事情经历啊,什么事件,大都是经不起考证的。

在印度没有禅宗这样的一个宗派,但是确实禅这个概念是从印度传过来的,那么这个禅最开始指的是啥呢?就是所谓的禅定,也就是所谓的静坐冥想,而且很有可能是瑜伽修行方式当中的其中一个环节,这种修行方式在佛教诞生之前,就已经在印度出现了,还是很多其他的宗教特别多用的一种方法。

那么这个达摩老祖来到这个中国的时候呢,他带来的一本经典呢是《楞伽经》,他的修行方式就是静坐冥想禅定,后来禅宗在这个演变的过程当中,又吸收了大乘佛教当中般若系统当中的金刚经思想,以及涅盘涅盘系统当中的涅盘经思想。

第2编当中的思想要点,第1个思想要点,我们来理清楚一下,禅宗所谓的不立文字,你说鼓吹不立文字,但是你看这《坛经》难道不是文字吗?作者在书中考究了很多种说法,我们只是其中一个说法,那就是龙树菩萨和他的弟子提婆的观点。龙树菩萨的观点体现在他的《中论》一书当中,他把佛陀所说的法分为真谛和俗谛。

所谓的俗谛,就是普通人能够用常识就能够理解的内容,也就是世俗真理,所谓的真谛,指的是终极的真理,这个真理需要透过现观才能够体证得到,那这个现观又指的是什么呢?大体上指的是那种透过神秘的直觉或者说那种般若智慧,但是这个又到底是啥呢?作者又没展开说,我们暂且搁置放这里。

那么为什么需要俗谛呢?那是因为俗谛是通往真谛的一条路径,或者说俗谛是真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龙树菩萨又提倡所谓的中道,也就是俗谛真谛都需要。那么他的弟子提婆则更进一步,他把这个俗谛称之为假有,把这个真谛称之为真有。也就是说能够用语言文字说出来的,那都是假的,反之就是真的。

也就是说佛法的真谛,你需要透过语言文字这个中介,或者说假有,去真正的感知,当你感知到了的时候,语言文字就可以抛弃了,作者还打了一个比方说这个,好比一个人给你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美女,但是无论他怎么描述,你都只是假有,那么有一天你真的见到她了,你触摸到她了,你跟对方在一块了,成家了,那就是真有了。

第2个思想要点无相戒。这里面其中的一个要点就在于无相,对于无相的概念,《楞伽经》就是在阐述这方面的思想,《金刚经》也提到了这方面的思想,而言之就是你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这些都是虚妄,你需要透过破除这些幻想,才能够见到那个实相,那这个时候,我们强调不能执着于这些幻想,但是当你执着于不能执着于这些幻想的时候,这不矛盾了吗?关于无相的思想,在后面还会详细讨论。

第3个思想要点,因缘和无我。所谓的因缘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各种条件要素聚合在一起的,所以说并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东西,也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我存在,我也只是各种条件要素聚合到一块儿的一个产物,而这些条件要素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因此也就没有一个我,而佛教把聚合的概念称之为蕴。

第4个思想要点,人人皆有佛性。慧能法师当时提倡的这个思想观念,其实在当时,还是比较具有革命性的,因为传统的佛法观念,认为有那么一种人叫做一阐提,它是没有佛性的,它是不能成佛的。当然也有人主张是所有人都有佛性的,那就是晋代的竺道生大师在研究涅盘经的时候,推导出来的,因为当时这部经典还没有翻译全,后来翻译全了,最终验验证了这个竺道生大师的观点。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网址: http://www.jjsyzz.cn/zonghexinwen/2020/1030/776.html

上一篇:刘国柱:地缘政治视野下的新兴技术与美国技术
下一篇:环球视野 | 境外市场每日点评(1029)

经济视野投稿 | 经济视野编辑部| 经济视野版面费 | 经济视野论文发表 | 经济视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视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