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起老年人自身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来看,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是排第一位的,其他原因依次为:衰老(记忆力差了、身体不如从前等)、自身的养老问题、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条件不好、家庭关系不和谐、生活太单调、无法发展个人爱好、第三代的养育问题、子女的婚姻感情问题、面对死亡(怕死的很痛苦、不想死等)、自身个性与情绪方面的问题、人际关系、因年老受到歧视或不公平的对待等。
放心养老才能更幸福
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心理服务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可喜的是,低龄社区老人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意愿较强烈。被调查者中,60-69岁的老年人中,约有26%的人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去帮助社区更需要帮助的人。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更希望接受的心理服务是“入户陪伴倾听”。他们在心理服务内容方面对于“慢性病的心理调适”、“心理测验或心理疾病的筛查”、“社区心理咨询及转诊服务”、“如何让面对衰老或者死亡的心理讲座或团体活动”相对更为关注。
调研数据还显示,“家庭医护上门服务”“陪护就医”“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在80岁以上高龄社区老人以及社区需要特别支持的老年人特殊群体中分值较高,与低年龄段老人以及其他群体老人对此的需求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由此可见,医疗保健服务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这些老年人最为关切、最为需要的生活服务。这些需求的改善和满足将极大地提升这些老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陈建萍说。
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三管齐下”,把小区建成老人美丽家园
老年人“心病”重,且呈上升趋势。那么,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我们生活的社区,又能为老人们提供哪些“开心”的良方呢?
引导健身冲淡寂寞
老年人是社区内的一个重要群体,社区也是老年人集体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生活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记者在彭浦新村采访发现,街道上上下下十分注重优化社区生活环境,为老人们营造更宜居的美丽家园。
“例如,社区有必要进一步关注辖区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必要时联合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社区门诊,进一步提高社区周边医疗就诊服务的便利性;社区还应当在美化、绿化、优化居民区生活环境上不断下工夫,着力营造有利于老年人沟通交流的活动场所,如健身房、阅览室、棋艺室等,让老年人的闲暇时间有地方去,有地方玩。”上海健康医学院卫生保健部部长陈建萍提出建议,全市各街镇社区都应当积极引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既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缓解疾病造成的身体损害,还能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情绪,使老人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减轻孤独感。
依托社区居家养老
陈建萍还表示,全社会应当大力发展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是老人居住在家中,不离开熟悉的社区环境,通过政府、社区和家庭等多方责任主体的协调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三管齐下”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
陈建萍介绍,彭浦新村街道目前在保德路921弄居委会及平顺路180弄居委会设有两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街道内有一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还开设了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同时街道在上述两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有老年人助餐服务点,这些满足了部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但放眼全市各区各街镇,有些社区地域较为广阔,考虑到交通、老年人出行不便等因素,如果能多设几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及助餐点等,依托社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将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发展成为社区的主要养老服务形式,借助于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这两种形式,逐渐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入老人们的内心,一定会受到老年居民的大力欢迎。
个案分析:
受彭浦新村街道委托,上海市静安心达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社在这个街道已设立了多个心理驿站,每周固定时间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驻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于不方便行走的老人则由居委会干部陪同上门开展心理服务。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网址: http://www.jjsyzz.cn/zonghexinwen/2020/1017/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