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那一刻起,我就认定了科研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唯一道路。博士毕业以后进入社科院工作时,同所前辈告知我年轻科研人员入院前没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需要到基层挂职一年。我认为,如果牺牲一年科研时间就能够保住未来充裕的科研时间,那么到基层挂职是可以接受的。等到自己正式任职挂职单位,每天面临与自己先前的工作毫不相干的工作安排,接触一个全新领域的工作者以后,我才发现远非自己当初想象的时间换算那么简单。对于一个从事国别研究的人员来说,在一个与自己研究领域并无直接关联的基层行政部门挂职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学会自己寻找意义,因为自己所面临的是一种新的日常。
在频繁的日常会议、下乡调研和上级下派的各种工作任务中,我逐渐找到自己工作的第一个意义--成为基层服务员。我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教育和体育局挂职副局长,所负责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教育督导和特殊教育,并协助脱贫攻坚、职业教育方面的工作。此外,根据工作安排,我还加入了挂职团调研项目组,分担调研课题的部分内容。在教体局处理常规工作中主要接触的是局机关的同事,各学区和学校主要负责人,但是这些常规工作的实际对象往往是以数字出现的,比如学生和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我走遍了全县80%以上的学校,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数字所没有呈现的问题。有的问题是个别案例,例如学生宿舍床铺不符合安全标准,部分智力正常的残疾儿童无法按照意愿随班就读;有的问题却是普遍现象,例如农村人口过疏化对青少年教育的不利影响等。尽管平时的日常会议和完成上级下派的工作都是旨在协调各方工作,服务于教育事业,但是如果没有通过实地调研便不会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并及时予以解决。通过在挂职地的日常生活,每天处理的常规工作和自己的实地调研让我认识到,基层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极大发挥空间的地方,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观能动性有着极大差异的地方。作为基层的行政人员,如果不能学会以服务员的心态了解群众需求,或者服务群众政策执行不到位,服务群众意识跟不上,服务群众能力不足,那将不仅破坏公平原则,而且反噬行政的效力。从书斋到田野,成为基层服务员是我挂职锻炼学到的第一件事。
在挂职期间,通过个人田野调查和挂职团集体调研,我找到了挂职锻炼的第二个意义--成为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在前往挂职地赴任之前,在院领导给挂职团召开的座谈会上明确定性我们为"博士服务团"。对于我这样一个主要从事日本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研究人员而言,究竟应该如何利用自己所学为挂职地服务才算是可行的,便成为挂职期间一直待解的问题。虽然借鉴经验是最直接简单的方法,但是借鉴是否会演变成邯郸学步又是一个我担心的问题。通过个人的田野调查和与挂职团同事的集体调研,我发现基层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而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解决问题思路的能力。这些恰恰也是在我的学术训练中所学到的。在基层挂职,我从学术训练中所培养出来的这方面的能力刚好派上用场。于是,除了在常规工作中贯穿这一工作思维模式以外,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为了完成主题教育所要求的调研报告,我利用平时调研所积累的资料以及集中利用主题教育期间可利用的时间前往乡村学校展开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并分析背后形成的原因。此外,尽管我所承担的挂职团课题部分与自己研究的专业领域并非直接相关,但是学术积累和学术思维使我在挂职团课题组集体调研时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撰写调研报告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门外汉,尽管自己能够为基层服务的专业知识极其有限,但是好在我找到并用到了学术素养这块攻玉之石。
最后,如果要说挂职锻炼对于学术研究有什么意义,我想对于我这样一个从事国别研究的人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拓展学术视野。在学术研究工作中,最常见的拓展学术视野的办法就是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由于此次挂职锻炼是跟随挂职团一起,而挂职团由本院不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其中还有诸多资历深、研究功底深厚的前辈。所以每一次挂职团集体调研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学到多视角地看待问题。如果学术会议是不可移动的学术交流,那么跟随挂职团集体调研就是移动式的学术交流。不仅如此,在挂职地的生活与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实际上也非常相似,尽管不是关于日本的田野调查,但是这段挂职生活提醒了我不能坐井观天地去做国别研究。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网址: http://www.jjsyzz.cn/zonghexinwen/2020/081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