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公众视野下的同人:在创作与生存中顽强前进(2)

来源:经济视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七创社CEO曲晓丹分享对「凹凸世界」与同人的共生之道 最后,它是国产原创力量的孵化器。 虽然同人作品的定义往往落款于「二次创作」但同人也会激

△七创社CEO曲晓丹分享对「凹凸世界」与同人的共生之道

最后,它是国产原创力量的孵化器。

虽然同人作品的定义往往落款于「二次创作」但同人也会激生原创作品问世。同人创作者的原始动力源于热爱,但在创作过程,他们自己的创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精进,许多同人社团和同人作者走向成熟,最终靠原创出道,如动画IP《那年那兔那些事》、游戏《阴阳师》《明日方舟》等。

所以COMICUP也希望,同人展不仅仅是同好们线下交流的聚会,也能帮助IP方挖掘可造之材,更能为原创作品输送力量,让海外市场见识到国内大量的创作人才。

同人运营,作品过硬

同人圈出圈后,同人可延长IP生命线,增量IP热度这一大作用也一同被大众所知,一些版权方看中这块蛋糕,好奇如何能成为深受同人喜爱的官方;而另一边,同人圈在担心,资本越来越凶猛的下场,会影响初心纯净的创作氛围。

如何成为被同人喜欢的原创作品?三位嘉宾给出了同一答案:「把自家作品做好,做得过硬。」

冯凝华认为,原著作者类似创世神,他们创造世界观之后,吸引大家在上面玩。首先要有好的原创,让大家真「萌」得起来的原创作品,才能激发爱好者的创作欲。这其中也有「赤道圈」和「北极圈」的差别,热圈的优势大,就像大家都喜欢去人多热闹的聚会一样,但冷圈也有自己的坚持,「它很冷,但是它值得。」

B站版权合作中心国创部副总监陈卿也提到,好作品、优秀的故事永远是平台与用户的心头好。曲晓丹补充道,同人与IP是共创共生的,同人圈首先是爱好者圈,对作品有非常好的促进和保护作用,正是因为有同人创作者,原作IP的影响力才得以加码,不会快速被观众遗忘,销声匿迹。

同人的兴旺还需要「强人设」的角色,「强人设」并不是堆人设标签,而是充满丰富复杂性的立体设定。人物复杂性与外表结合,便具备了二次解读的空间。优秀的二创产出皆依托能打的原著,通过PGC(互联网术语,指专业生产内容、专家生产内容)刺激UGC(指用户生产内容)路径,配合原著中的适当留白,在同人圈产生降落伞效应,刺激产出。

许多投资方以及很「壕」的版权方,看到《凹凸世界》《全职高手》《盗墓笔记》等IP在同人圈的火热,也想快速复制该模式,顺水推舟借力同人为IP增量。但若本身作品质量不过硬,下场营销同人的影响力便难以长久。

一些花钱最多、营销最狠的作品,在同人展上的摊位数并不非常理想。因为同人的创作需要付出极大心血,创造力无法在短时间内用金钱换取。作品自身过硬产生自来水才是同人最好的「营销」。

但冯凝华也透露给官方一个刺激同人圈产出的小方法——新设定。

原创作品都有自己固定的更新周期,在没有新作上档的闲散期,为维持IP热度,可选择生产一些「切片」式的新设定内容,简单的说,就是将角色AU至其他世界观下。

比如今年COMICUP26与「凹凸世界」联名合作的平安京百鬼Paro企划,一套「凹凸世界」所有角色迁至平安京背景的立绘。同人圈会因此产生新的脑洞,伴随而来新的创作欲与新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轻量切片设定需在「强人设」角色的IP中尝试,角色与角色间的关系跳脱原作背景依旧让人嗑到昏迷,才可能刺激同人圈的创作欲。

同人纷争,难以避免

“当同人跨过商业化界限时,就不再是同人。”

同人是「用爱发电」的创作,冯凝华认为,同人不应该被商业化,商业化就是同人的反面。当同人作品拥有超出交流之外的商业渠道后,它与官方便不再是共生关系,而是竞争关系,比如江南《此间的少年》,作为一个金庸同人商业化,就被看作不正当竞争的案例。

冯凝华现场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同人作品中占比最大的是同人志,也就是漫画与小说,约占整体同人作品的76%,而它的销量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高。每次COMICUP同人展现场能出货三位数的作者寥寥无几,基本都是大手(即人气作者)级人物,一般参与者都在几十本区间,假定一本同人志以80元/册做有偿交换,交换50本,收入也就是4000元。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网址: http://www.jjsyzz.cn/zonghexinwen/2020/0809/451.html

上一篇:【对话】横山广子:东亚视野中的大理社会文化
下一篇:“东方瑞士”青海祁连县启动草原文化旅游节 广

经济视野投稿 | 经济视野编辑部| 经济视野版面费 | 经济视野论文发表 | 经济视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视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