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乡村共同体的生活方式主要依靠人际关系形成约束的话,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城市社会无法依靠面对面关系或初级群体约束行为,因为人们的联系途径完全不同。传统主要依靠单位组织、或人际关系约束行为的机制,这些在城市已经无法适用,表现在信用危机主要是城市现象。这说明,利用工作组织以及初级关系约束信用的作用,需要一种公共信用约束体系来替代。
(三)城市管理中介
城市化要关注社会底层的融入
过去城市管理依靠的是行政层级体系。它的特点是,并非全部由市政机构,而是由人们的工作单位实施具体的管理和信息收集事项。这意味着,城市主要是一个地域组织——发布文件并按照级别进行审批——而非真正的社会管理单位。它有管理的身份和权力,但无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因为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发布文件:市政府发布或者确认、批准政策,由基层工作单位执行。大部分城市生活事项——信息登记、住房迁移、垃圾处理、人员核查、事故处罚、政策补贴、福利保险、利益协调甚至就医就学,实际上,通过准政府(单位)处理,城市人员管理脱离了单位,或超越了地区界别就无法实现,因为是具体的单位承担着对其成员的管理责任,不是它的成员、或不是此地域的成员就不在管辖之内,必须送回“原单位”处理。因而,城市秩序运行的条件是,所有工作组织——单位的“准政府代理”角色存在,所有人员都有单位组织——它是城市管理机构和市民之间的联系桥梁和管理中介。市民接触城市公共制度必须通过单位,如果离开了单位,他就难以找到为其负责的公事办事机构,甚至完全可能因此脱离接近公共事务的有效渠道。在这种体制下,市政机构的管理具有间接性:它并不直接面对市民,它管理的是单位组织而非市民。但如今,这种中介的功能有的还在,比如行政单位和国企,有的已经丧失,特别是在大量新单位中。而市政机构的管理角色和渠道仍然未见更新。
(四)社会分流和机会结构
参军和接受高等教育,是从前普通人改变身份,合法向城市流动的主要途径。但现在,这两个社会分流配置器的作用式微,但是,他们创造向上身份预期的职能未减。经过这两个途径,形成了身份上升的预期,但进入社会时,却无法顺利进位——笔者称为“结构性失位”问题,这个问题在城市广泛存在。城市边缘的大学生蚁族,90%以上来自农村或者县镇以下的地区。他们不满足限于劳工和普通职员的地位,感到付出和收益不平衡,因此,城市集聚了大量的社会不满,表现在如今的“网络民意”主要是大量的边缘人群对于社会的不满。对于城市生存技能而言,军队和大学这些过往主要的“教育”和升迁渠道,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结构的新现实和新需要。
(五)社会组织化
如果注意城市教会的发展,就会发现,它吸引的年轻皈依者多是城市新移民,这些人从其他地方经过教育和求职进入大城市,脱离了原来依靠的组织——家族亲友和地方共同体。通过这些组织获得资源——信息、协助、资金支持和市场机会的可行性下降,新移民从有组织所依,变成了势单力薄的个体,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生存问题,除了就职,就是如何获得组织承认,被城市社会接纳,这是教会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随着居住区的非单位化,很多陌生人通过买房和租房居住在一起,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形成一种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一切由政府进行组织的传统,对自组织化群体存有疑虑,使得这一社会生活内容被商业动机占据——市民的公共活动和场地主要朝向娱乐和商业性方向发展,经济目标的聚集受到鼓励(此时他们是消费或者竞争的关系),参与管理共同家园的活动受到抑制(此时他们是互赖合作的关系)。久之,市民缺乏精神和思想沟通,信任和互助关系微弱,自我组织的活力减弱。结果是人们过于依靠政府,自我组织化的能力和责任无从培育。
(六)文化价值
商业化对于所有精神领域的占领,使得现有城市生活不是滋养和传承文化、而是损害文化和传统。在城市找到最多的是娱乐场所,它们影响着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品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鼓励物质享乐,而非精神滋养——交流思想和分享价值。这表现在,公共空间建设少,公共运动场地少,这妨碍市民通过公共接触建立共同的城市意识和价值;城市恢复了大量景观,但却没有恢复其中的历史和人物活动,无法通过他们的生活和追求,保存并欣赏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成了高楼大厦、穿衣戴帽、舞文弄墨等包装和表演性的东西,而不是根植于生活所赖的价值;城市网吧主要提供游戏而非阅读,城市电影和大众电视主要在宣传富裕和成名的价值观。这些价值潜移默化地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没有文化的城市人。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城市化进程面临的新挑战,它们不可能通过盖楼和户口制度变革得到解决。如果我们的追求更长远,希望城市化方案具有更高的战略和系统意义,仅仅满足经济目标的城市化模式探索就是不够的,因为,城市化同时也是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现象。
一、经济视野之外的中国城市过去30年,中国有5亿人迁入城市,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英国、法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网址: http://www.jjsyzz.cn/qikandaodu/2020/0629/332.html